國高中的時候我喜歡上了電影,最喜歡的三位導演分別是Tony Scott、David Fincher以及Danny Boyle。
而Tony Scott在8月19日時,從加州聖派卓市的一個大橋上跳下,就此離開了。
當我聽見這個消息時,第一件事就是不斷的搜尋國外新聞,畢竟名人身亡的假新聞也不是不曾發生。但經過反覆驗證,才知道這項消息是真的。
我很傷心,除了因為這位導演的離去帶走了他獨有的電影風格之外,也帶走了我一些青春。
高中的我很不愛上學,喜歡翹課窩在書店或是房間裡。窩在房間裡大多時光,就是一部電影接著一部看,讓腦海中各式幻想無限延伸。當時剛接觸電影,喜歡色調鮮明,剪接俐落,劇情節奏明快的電影風格。那Tony Scott的《Spy Game》、《Enemy of the State》當然不可錯過。更別提《Man on Fire 》以及改編成為賞金戀人的女模Domino Harvey故事的《Domino》,都是當時的上乘之選。
於是我一部一部看,從國高中到出了社會,追逐著每一部他所執導的電影。從一個人看變成兩個人看;從和這位看到和那位看,在時間的流逝中電影封存著不只有本身的價值,還包括了不同時期的回憶。
對我而言,不舒服感的產生,並非只是他以一個導演的身分逝去,而是隨著他的離去,自己的過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浮現,然後升空,飄走。那是一種抓也抓不住的無力感,盤旋在高空之中。我的十幾歲,曾經有過的夢想,曾經幻想的未來,隨著自暴自棄的墜落,自我抹殺。
那速度看似飛快,卻如此緩慢。
很感謝Tony Scott曾帶給影迷如我的觀影享受,感嘆他以這種方式離開,是否暗示著美麗的人,總有著悲傷的心事?
而Tony Scott在8月19日時,從加州聖派卓市的一個大橋上跳下,就此離開了。
當我聽見這個消息時,第一件事就是不斷的搜尋國外新聞,畢竟名人身亡的假新聞也不是不曾發生。但經過反覆驗證,才知道這項消息是真的。
我很傷心,除了因為這位導演的離去帶走了他獨有的電影風格之外,也帶走了我一些青春。
高中的我很不愛上學,喜歡翹課窩在書店或是房間裡。窩在房間裡大多時光,就是一部電影接著一部看,讓腦海中各式幻想無限延伸。當時剛接觸電影,喜歡色調鮮明,剪接俐落,劇情節奏明快的電影風格。那Tony Scott的《Spy Game》、《Enemy of the State》當然不可錯過。更別提《Man on Fire 》以及改編成為賞金戀人的女模Domino Harvey故事的《Domino》,都是當時的上乘之選。
於是我一部一部看,從國高中到出了社會,追逐著每一部他所執導的電影。從一個人看變成兩個人看;從和這位看到和那位看,在時間的流逝中電影封存著不只有本身的價值,還包括了不同時期的回憶。
對我而言,不舒服感的產生,並非只是他以一個導演的身分逝去,而是隨著他的離去,自己的過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浮現,然後升空,飄走。那是一種抓也抓不住的無力感,盤旋在高空之中。我的十幾歲,曾經有過的夢想,曾經幻想的未來,隨著自暴自棄的墜落,自我抹殺。
那速度看似飛快,卻如此緩慢。
很感謝Tony Scott曾帶給影迷如我的觀影享受,感嘆他以這種方式離開,是否暗示著美麗的人,總有著悲傷的心事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