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過年我都會對小年夜家人團聚感到有些抗拒。究竟是抗拒什麼呢?長那麼大我還是很難釐清那種複雜情緒。有時光想到要坐上圍爐時的那張桌子,就有股想哭的衝動,也不是感動,而是一種悲傷。有好幾年我家年夜飯都不是全員到齊了,總是這邊缺一個那邊缺一個,小叔叔來了二叔叔沒來,不然就是相反的狀況。這樣的狀況讓我由衷的感慨。至於過年期間的全家照,幾乎沒有。
我從來不是一個喜歡團體生活的人,就連在家,我也喜歡一個人,所以總是要跟家人寒暄這件事讓我感覺很疲累,因此到了高中便常常逃離家裡。到了大學,明明就讀台南的學校也硬是要搬出去住。我也不是討厭家人,可是總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。雖然我很喜歡阿公阿媽,但是家中的氣氛總讓我覺得自己是異鄉人。現在真正成了異鄉人,雖然對家一樣沒什麼歸屬感,不過開始有點還念阿公和阿媽。
|
阿公的臉好像在說「要吃哪道好呢...」 |
今年過年,偷偷拍了幾張爺爺奶奶的照片。或許是回家機會不如以往多,也可能這趟回家,發現爺爺奶奶真的老了,想說從以前到現在好少(幾乎沒有)幫阿公阿媽拍照,便趁機照了機張。回憶是種很奇怪的東西,它會不時混淆視聽,因此當我在和阿公阿媽相處時,不時會有舊有的回憶湧上腦海,無論快樂悲傷,都有種「哇,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」的感覺。
|
有白皙皮膚的阿媽,後面是住在台北的叔叔和表妹 |
|
阿公好像越來越老了 |
從小我是由阿公阿媽帶大的,不過關係是很微妙的。雖然他們是我最愛的家人,但我總是一張臭臉、不耐煩的口氣對待他們。現在想想,或許是太在乎他們,想說有一天如果他們離開,我就是孤單一個人了,因此總期盼能就由外在表現疏離對他們的感情,對,我真是一個不率直的小孩。我怕坦承自己的心情後,就要承受更多失去的痛苦,所以只能用外在掩飾。也因此,就外面的人看來,我跟阿公阿媽的相處遠比跟外人間的相處還要差,事實上也是如此。
不過今年,也許是離開他們一陣子,也可能是自己終於長大了,開始懂得在他們面前笑、耐心聽他們說話,或許自己慢慢接受「人總會有離開的一天」,所以想要把握能在一起的時光。幸好,我還沒完全錯過這段時光。
至於家族,我還是一樣感覺飄渺,像身處異鄉,而且這種狀況在父親去年底結婚後更加嚴重,我想,這是無法修復了吧。現在對我而言,他們就像是一對陌生夫妻一樣,所以有時候,我真的很難去想說「喔,他是我爸耶」,有時候想起來感覺滿奇怪的。我常覺得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關係,就像快要好的傷口,結痂有三分之二都要掉下來了,卻還有那麼一角硬是要黏在傷口上。
|
父親和阿姨,左邊是嬸嬸 |
今年過年,我到凱笛羊,才發現「原來這就是過年啊」,還默默跟他們家人拍了照,這更是令我感慨萬分。因為我家幾乎沒有照過什麼團體照,好不容易去年還有小叔叔提議拍照,今年則是默默略過。
|
亂入別人家拍團體照 |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、成員之間的相處也不盡相同,我知道這也許就是我們家的相處方式、寄附於只屬於我們家的歷史之上,因此,我只能試著去接受這樣的狀況。我一直很期望自己未來的家庭,不一定要很完美,但絕對要讓小孩不孤單,傷心或遇到挫折時,有個地方讓他自然而然想起,可以回去。因為,我覺得那是我缺少的一部分。
最後,還是很謝謝阿公阿媽,把我養育到25歲,辛苦你們了。
那種旅人的漂離感從國中之後便在我腦中不斷盤旋著,過年的餐桌圍起了所謂的親人,不過無形中卻隔了一層詭譎氣氛的牆,有時候在想某些風風雨雨在這時候好像得到了假性的救贖!
回覆刪除原來不只有我有這種感覺啊...真的就像一道牆,明明是親人在這種時刻卻顯得客套,讓人有些沮喪。不過離開家久了,反倒習慣這種客套了。
回覆刪除